10月22日下午,学校在博古楼礼堂召开2025年秋季科研工作会议暨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校党委书记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先柱作辅导报告,党委副书记盛国星,党委委员、副院长阳光宁、吕刚、李明玲出席会议。

王峰充分肯定了2025年学校国家基金立项取得的历史性突破。2025年,我校共获批国家基金6项,立项总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展现了有组织科研的成效和教师队伍的活力。王峰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科研工作持续性、教授参与度、对地方发展支撑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必须增强做好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科研内驱力,强化有组织科研。
王峰要求,科研工作要锚定地方特色,坚持应用导向,走好应用型高校科研创新之路;要强化协同效应,加强校企合作和跨学科协作。各级党组织要推进“党建+科研”,优化服务保障,营造优良学术生态。全校上下全力以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行力扎实推进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为实现学校“申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

在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环节,王先柱作题为“做学术科研的几点思考”的辅导报告。他结合个人科研经历与体会,从经验分享、团队协作与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入阐述科研工作的路径与方法。他指出,全校教师要主动担当作为,早谋划、早启动,坚持改革创新;要以高水平有组织科研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究水平和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李明玲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二级学院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精心组织申报工作,做实做细过程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做到应报尽报、精耕细作。广大教师要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提早准备、潜心打磨,不断提升申报书质量,力争优中选优,全力以赴打好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这场硬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上,科研处就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政策进行了宣讲。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范宇宾、叶程、宗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杰、毕存箭、张银飞分别作交流发言。校领导为六位老师颁发勉励墨宝。

本次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我校2026年度国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学校将持续完善申报保障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力争在新一年度基金申报中实现新突破,为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系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博士及新进教师代表43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科研处/编辑:王敏、袁梦成/审核:俞念胜、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