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2025高校碳会计微专业建设暨碳会计课程实践师资赋能培训班顺利举办

编辑:jmx        预审:         终审:         添加日期:2025年08月13日 10:55       点击:

为响应教育部部署,助力高校碳会计培养内涵创新、微专业建设,促进“双千”计划政策落地,8月6日-8日,2025高校碳会计微专业建设暨碳会计课程实践师资赋能培训班在池州顺利举办。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专家教师参与培训,共同探讨“碳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碳会计”微专业建设思路与经验。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倪国爱代表主办方致辞,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碳会计正成为连接传统会计与绿色经济的战略纽带。本次培训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的具体行动,助力高校教师把握碳会计发展前沿。他表示,作为全国性会计学术组织,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将持续整合高校与企业专家资源,通过“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教育战略,为高校会计专业数字化绿色化升级提供支持。

在专家讲座环节,知链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江鹰作了《双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碳会计”微专业建设方案》主旨报告,详细解读了双碳目标相关概念,回顾了国家双化协同等政策要求,提出践行“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理念是企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必须有双碳(通识+专业)人才的支持才能有效落地,并介绍知链在高校“碳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上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成果。

我校商学院(法学院)院长吴自爱作主题报告《适应产业、聚焦方法、直面应用:多维度构建育人生态,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认为高校需要密切跟踪市场需求,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促进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并介绍了我校商学院+法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微班”的三院四微特色人才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

商学院(法学院)会计系主任谭庆在《碳背景下碳资产开发与管理》报告中指出碳排放权正从负担蜕变为资产,碳排放额度已成为稀缺资源,具备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勾勒出碳资产管理的未来趋势:碳金融衍生品创新将加速碳资产流通,区块链溯源技术保障碳数据可信度,国际碳标准互认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并介绍了池州学院在“数字碳管理”微专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院长宋鹤年作了《“数字碳会计”微专业建设实践》主旨报告,介绍了安徽省在教育部“双千”计划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并对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绿色低碳领域微专业建设的经验与思路进行了介绍,以群建院,融合技术为核心建设逻辑,推进专业群“三教”改革实践。

为期2天的“碳会计创新实践课程”培训,通过实战培训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全面认知和掌握碳会计处理涉及到的碳配额全生命周期、碳信用全生命周期等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专业技能。

本次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座、实践课程培训、互动交流研讨,为学院服务“双碳”战略注入新动能,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标注出新方向。

培训班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主办,池州学院联合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数据资产分会、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共同承办,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供稿:商学院(法学院)谭庆/编辑:胡彬、袁梦成/审核:吴自爱、刘胜)